5月21日—23日,第二届“寿光模式”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研讨会在我校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共寿光市委、寿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潍坊科技学院、寿光市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承办。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农村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原环境保护部党组成员、原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胡保林,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原体改司司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孔泾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荆林波,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主任、《优质农产品》杂志执行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原副总编宋毅,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副会长毕结礼,山东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王学真,寿光市委副书记、寿光市人民政府市长李鹏,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我校校长李昌武,学校党委书记李凤祥,及来自中央部委、部分省市高校及新闻界等约60多名代表参加。开幕式由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石明磊主持。
孔泾源代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森同志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参会人员表示问候。他指出,寿光人民在寿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的“寿光模式”,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希望大家通过这次研讨会,围绕“寿光模式”进行深入交流,取得更多共识,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提供智力支持、理论储备和实践示范,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李鹏介绍了寿光市基本情况。近年来,寿光市坚持把创新提升“寿光模式”放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谋划,加快由传统的蔬菜生产向集成创新转型,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农业科研平台先后落户寿光,自主研发的蔬菜品种达到140个,种苗年繁育能力达17亿株,番茄、黄瓜2项行业标准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寿光蔬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以寿光蔬菜为核心的千亿级蔬菜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本届研讨会,为我们吸收新思想、激发新活力、实现新发展提供了大好时机,将对我们不断赋予“寿光模式”新内涵,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李昌武对莅临会议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学校立足蔬菜之乡,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积极推进“寿光模式”创新提升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经验。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地共生,与东软、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着力打造设施农业、海洋化工、智能制造三大学科特色,努力构建“校园+田园+科技园+创业园”四园一体育人模式,不断深化农圣文化为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了从良种研发推广到智慧农业服务的科研创新平台,构建了覆盖设施农业全产业链的专业服务体系。围绕“寿光模式”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与农业农村部门合作、深入农村社区、农业园区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
我校副校长李广伟与北京华稷微生物应用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晁亮签署合作协议,副校长张友祥与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房国忠为“乡村振兴产学研实训基地”揭牌。
开幕式结束后,尹成杰、胡保林、孔泾源、荆林波分别作《现代蔬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降碳,在乡村振兴中做碳中和的先行者》《乡村振兴及其模式创新》《乡村振兴需要跨越七道硬件门槛》的专题报告。张友祥代表课题组发布研究成果,作题为《创新提升“寿光模式”内涵 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大会主旨报告。石明磊主持报告会。
5月22日下午,王立胜作《关于“寿光模式”提升问题的思考》报告。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李平作《双循环与乡村振兴》报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教研室主任、教授时红秀作《“寿光模式”的内涵与启示》报告。东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玉祥作《内生性的乡村城镇化——关于“寿光模式”的思考》报告。天津城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红星作《以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寿光“五化”战略实施》报告。宋毅作《浅谈品牌建设引领现代农业产业振兴》报告。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潍坊科技学院特聘教授支大林作《扎根寿光办大学—潍坊科技学院探索产教融合校地共生的“寿光模式”》报告。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公茂刚作《农地确权、土地流转与农户农业贷款》报告。李广伟主持报告会。
本次研讨会围绕“创新提升‘寿光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就“寿光模式”创新提升、新形势下乡村振兴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等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就寿光市如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问题提出了系列建议。与会专家通过总结、推广、提升“寿光模式”,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和学者还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农圣文化展馆,并赴第22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三元朱村等地考察调研。我校立足区位特点,坚持校地融合发展和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放大优势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效能的实践经验,获得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赞誉。